Skip to content

文献回顾与论文写作

课程大纲

  • 研究主题 (Research Topic) 与研究问题 (Research Question) 的区别
  • 研究主题的潜在来源
  • 如何从研究主题过渡到研究问题
  • 优秀研究主题/问题的标准

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

本章节将阐述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区别,并指导如何从一个宽泛的兴趣点逐步聚焦,最终形成一个明确、可研究的问题。

从宽泛的兴趣到具体的研究问题

我们通过一个模拟对话来展示这个聚焦的过程:

学生: “教授,我想做健康经济学或环境经济学方面的研究。”

第一步:兴趣领域 (Area of Interest)

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,但它只是一个宽泛的兴趣领域或研究方向,还不是一个具体的研究思路。

学生: “我对污染问题很感兴趣。”

第二步:聚焦现象 (Phenomenon)

现在,你开始关注一个具体的现象或生活中的某个方面。这更接近一个非常宽泛的研究主题,但仍然不是一个研究思路或问题。

学生: “工业污染对健康有害。”

第三步:建立关系与初步假设 (Relationship and Crude Hypothesis)

你已经将主题缩小到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,并且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假设。这距离形成一个研究问题又近了一步。但我们还需要追问:

  • 具体是哪种污染?
  • 影响谁的健康?
  • 通过什么渠道产生影响?

第四步:明确具体的研究问题 (A Specific Research Question)

让我们将上述问题具体化:

  • 污染 (Pollution): 工业废气 (Industrial waste-gas), 二氧化硫 (Sulphur dioxide)
  • 健康影响 (Health impact): 对城市居民的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影响

由此,我们可以形成一个清晰的研究问题:

工业废气和二氧化硫如何影响城市居民的呼吸系统相关疾病?

现在,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!

研究主题 (Research Topic)

  • 宽泛的研究主题 (Broad Topic): 这是你将要从事的最相关的专业研究领域。

    • 例如:“中国的城乡迁移” (rural-urban migration in China)
    • “中国老年人健康问题” (elderly people’s health in China)
    • “自动化” (Automation)
  • 狭义的研究主题 (Narrower Topic): 这通常被表述为两个(经济学)概念之间的关系。在本次课程中,我们提到“主题”时,多数情况指的都是这种狭义的主题。

    • 例如:“移民及其对本地人的影响” (immigration and impact on natives)
    • “技术与劳动力市场结果” (technology and the labor market outcomes)
    • “贸易政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” (trade policy and its effect on firms)

研究问题 (Research Question)

问题 (Question) vs. 研究问题 (Research Question)

  • 问题 是你个人想要探究的事情。
  • 研究问题 则具有学术意义 (scholarly significance),它对其他学者也很重要,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。这一点在 Chen (2024) 中有很好的阐述。

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应该是具体的,并且通常以一个真实问题的形式提出。

  • 示例:
    • “对本地经济的投资如何引导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?” (How does economic investment in a local economy induce return migration of rural migrants?)
    • “退休将如何影响老年男性的健康?” (How will retirement impact elderly men’s health?)
    • “中国不断上涨的房价如何影响劳动力成本和技术采用?” (How does rising housing prices in China affect labor costs and technology adoption?)

研究的起点

  • 将一个宽泛的研究主题进行收窄,其本身就是一种研究工作。
  • 有时,这一步由你的导师发起;有时,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完成。
  • 你可以从你的兴趣、经历或任何环境自然引导你的地方开始寻找研究主题。

研究主题的潜在来源

亚当·斯密 (Adam Smith) 的经典著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宏大的范例。

在《国富论》(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)中,其核心问题——经济增长的源泉——可以用一个流程图中的箭头来表示。经济增长文献中的主要争论,可以看作是关于这个图中哪些箭头的相对强度更重要。

课堂练习

参考相关资料(如 Box 3 pdf),从亚当·斯密提出的这些宽泛主题中,你能否提出三个更具体、更狭义的研究主题?

从研究主题到研究问题

将一个(狭义的)主题转化为一个定义明确的研究问题,是一项艰难的研究工作。

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

  • 构建一个恰当的研究问题 (Formulating a proper RQ)。
  • 将研究问题置于合适的背景下进行阐述 (Framing the RQ within an appropriate context)。
  • 不要试图跳过这个过程。许多初学者试图直接得到一个“完美的最终版”研究问题,但真正的学术研究要求你亲身经历这个“过程”的磨砺。

方法论过程 (Methodological Process)

这个过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同的,它通常遵循一个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。

从主题到研究问题的步骤

  1. 主题领域 (Topic area): 从一个激发思考的现象或经济学理论中的关系出发。
  2. 背景工作: 在此期间,大量阅读、思考,并理解“是什么”和“为什么”。
  3. 提出一个问题 (Ask a question): 基于你的理解,提出一个初步的问题。
  4. 形成初步假设 (Crude hypothesis): 根据经济学理论,为你的问题提供一个可能的答案。
  5. 持续提问 (Continue to ask relevant questions): 围绕你的假设,提出更多相关的问题以深化思考。
  6. 发展研究问题 (Develop RQs): 将这些问题系统化,发展成多个潜在的研究问题。
  7. 最终确定: 最终得出一个可行的、有趣的、具体的最终研究问题。

示例 (Examples)

1. 最低工资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

  • 狭义主题: 最低工资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。
  • 提出问题: “最低工资会减少就业吗?” (Do Minimum Wages Reduce Employment?)
  • 初步假设: 是的。
  • 提出相关问题:
    • 是哪种最低工资立法?在什么背景下实施?
    • 谁的就业受到了影响?
    • 哪类企业受到了影响?
    • 相关的实证证据是已经很充分还是有限?
    • 市场是如何调整的?
    • 是否存在意想不到的后果?

理论背景:市场干预

最低工资是一种市场干预。类似的研究主题还包括: * 价格下限 (Price floors) * 价格上限 (Price ceilings) * 资本管制 (Capital controls) * 配给与排队 (Rationing, Queues) * 税收与补贴 (Taxes and subsidies) * 福利项目 (Welfare programs)

2. 自动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

  • 狭义主题: 自动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。
  • 提出问题: “自动化会取代工人吗?” (Will Automation Displace Workers?)
  • 提出相关问题:
    • 是哪种自动化(如工业机器人)?在什么背景下?
    • 谁的就业受到了影响?
    • 实证证据是已经很充分还是有限?
    • 与贸易冲击相比,其影响程度如何?
    • 市场是如何调整的?它能否以及如何促进就业?
    • 是否存在分配效应的后果?

理论背景:劳动力市场冲击

自动化是劳动力市场(或产品市场)受到的冲击之一。类似的研究主题还包括: * 技术进步 (Technological progress) * 贸易 (Trade) * 移民 (Immigration) * 政府规制 (Government regulations)

3. 女性劳动力供给及其原因

  • 狭义主题: 女性劳动力供给及其原因。
  • 提出问题: “成为母亲会降低已婚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吗?” (Will motherhood decrease married women’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?)
  • 提出相关问题:
    • 在什么背景下的“成为母亲”?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?
    • 对劳动力市场的短期还是长期影响?
    • 实证证据是已经很充分还是有限?
    • 是否存在次生影响?

理论背景:家庭冲击

成为母亲是影响女性劳动力供给的家庭冲击之一。类似的研究主题还包括: * 婚姻、多胎生育 (Marriage, motherhood at higher births) * 健康冲击 (Health shocks) * 家庭长辈的照护需求 (Elderly family members needing care) * 子女的教育需求 (Children’s educational needs)

4. 中国家庭高储蓄率及其原因

  • 狭义主题: 中国家庭高储蓄率及其原因。
  • 提出问题: “房价上涨如何影响中国家庭的储蓄率?” (How does rising housing price affect Chinese households’ saving rate?)
  • 初步假设: 使其上升。
  • 提出相关问题:
    • 研究哪个时期的房价上涨?
    • 影响谁的储蓄率?哪种类型的家庭?
    • 实证证据是已经很充分还是有限?
    • 现有的一些典型化事实 (stylized facts) 是否发生了变化?
    • 是否存在分配效应的后果?

中国储蓄率的可能原因

文献中已探讨的原因包括: * 生命周期理论 (Life cycles) * 预防性储蓄 (Precautionary) * 金融市场发展 (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) * 文化 (Culture) * 性别比例失衡 (Sex ratio imbalance) * 房价 (Housing prices)

5. 全要素生产率 (TFP) 增长与典型化事实

  • 狭义主题: TFP 增长与典型化事实。
  • 提出问题: “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,TFP增长是否呈现下降趋势?” (Has TFP growth trended downward since 2008 GFC?)
  • 提出相关问题:
    • 具体研究哪个时期?
    • 如何估算 TFP 增长?
    • 促进 TFP 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什么?
    • 实证证据是已经很充分还是有限?
    • 下降了多少?幅度有多大?
    • 是在区域、行业还是企业层面?
    • 是否存在相反的证据?

优秀研究主题/问题的标准

什么样的主题和问题才是好的?以下是一些参考标准。

通用标准

来自 Katerina Petchko (2018) – How to Write About Economics and Public Policy

  • 一个好的主题是有限的 (Limited): 范围清晰,不过于宽泛。
  • 一个好的主题是可研究的,且对你而言是可研究的 (Researchable and It is Researchable by You): 有足够的数据和文献支持,并且在你能力和资源范围内可以完成。
  • 一个好的主题聚焦于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(Focuses on a Debatable Issue): 存在不同的观点或未解的谜题。
  • 一个好的主题允许你做出原创性贡献 (Allows You to Make an Original Contribution): 能提供新的视角、数据或方法。
  • 一个好的主题根植于理论和已有研究 (Grounded in Theory and Previous Research): 建立在现有学术基础之上。

来自傅十和与朱迪 M. 佩雷拉 (2012) 的标准

一篇具有发表价值的经济学论文应满足原创性和重要性:

  1. 研究的问题、方法或结论是否具有新意(不是直接复制已有作品)和一定的重要性(是否能改变读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)?
  2. 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和该领域的学术期刊关心的问题(尤其是最近关心的问题)相关?
  3. 是否为文献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或新的答案?

研究的现实:从灵感到发表

根据陈硕 (2024) 的经验: * 约 12 个灵感,才能发展成 1 篇工作论文。 * 约 5 篇工作论文,才能有 1 篇论文最终发表。 * 这意味着,大约需要 60 个创意,才能产出 1 篇发表的作品。

优秀研究问题的一些常见范式

1. “冲击” (Shocks)

经济学家为什么喜欢研究“冲击”?

  • 为了检验经济学理论。
  • 理解市场如何运作和调整,以及如何缓解冲击。
  • 更好地理解一项选择在何时何地是代价高昂的,以及它为何可能是有益的。

“冲击”相关文献示例:

  • 贸易冲击 (Trade shock):
    • 贸易和全球化对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后果。
  • 移民/移出冲击 (Immigration/Emigration shock):
    • 人才流失 (brain drain) 相关文献。
  • 技术冲击 (Technology shock):
    • 人工智能将如何塑造劳动力市场?
  • 金融冲击 (Financial shock):
    • 房地产繁荣如何影响房主和租房者的信贷扩张?房地产市场繁荣与萧条的后果。
  • 政策冲击 (Policy shock) (政策评估):
    • 环境政策、产业政策、地方政策等。

2. “转折点” (Turning Points)

经济学家为什么喜欢研究“转折点”(例如,倒U型关系)?

  • 它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发展过程的思考方式。

“库兹涅茨曲线” (Kuznets curve) 相关文献示例:

  • 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。
  •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(EKC)。
  • 幸福感水平及其不平等的库兹涅茨式关系。

Kuznets, Simon. 1955. “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.”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, 45(1): 1–28. (入选《美国经济评论》百年20篇顶级文章)

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数据表明,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伴随着收入不平等的加剧。然而,随着现代部门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为再分配活动创造空间,不平等程度达到顶峰后会随着进一步发展而下降。由此产生的“库兹涅茨曲线”已成为发展经济学领域大量实证研究和讨论的主题。

注意

如果研究者在研究趋势时不确定其起始时期,那么得出的结论以及归因都可能与事实大相径庭。

3. “历史的重要性” (The Importance of History)

经济学家为什么喜欢研究长期影响?

  • 为了寻找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(fundamental causes),以及效应传导的机制。

长期影响相关文献示例:

  • 人力资本: 疾病的根除。
  • 法律体系: 法律与金融。
  • 历史制度: 科举制度、通商口岸。
  • 历史事件: 战争、自然灾害等。

总结

  • 理解宽泛的研究主题、狭义的研究主题、普通问题和研究问题之间的区别。
  • 能够指出研究主题的各种潜在来源。
  • 理解如何从一个(狭义的)研究主题发展出一个研究问题。
  • 掌握构成优秀研究问题的标准。

核心要点

  • 将一个主题收窄,本身就是一项真正的研究工作。
  • 将该主题转化为一个精确的研究问题,也是一项真正的研究工作。
  •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,那么追溯它是如何被发展出来的,同样是一项真正的研究工作。